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某種讀書樂趣

+++

我從媒體知道洪蘭女士但對她沒有什麼認識
某次聽完她本人演講後

知道她是研究認知神經也就是研究大腦(一個很新的)知識
是台灣這方面的權威也常寫教育相關的文章(因為認知和學習有關)

經由演講過程

發現她講話很有條理善用舉例

上網查了她的著作

知道她翻譯最有名的書是語言本能

因此上圖書館找來讀

一來洪蘭女士講話有條理她的翻譯應該會通順流暢

二來我對於為什麼學不好外語方面的相關知識有興趣(比如說我喜歡閱讀雙語研究之類的知識)

國家圖書館按照中文圖書編目法將這本書編到800也就是語言學類

原文書按照杜威十進位圖書編目法編在410語言學類

兩者不同在於

中文編目800其他的書櫃可以找到語言知識語言學習或是文學類的書

英文編目400的其他書櫃找到的是語言學和語言學習的書沒有文學作品

岔個題
借公共圖書館的書看別人劃線做筆記的地方是我的樂趣之一


我借到的這本書的最後的幾章(10/13,11/13)提到的是腦神經基因遺傳演化等生物學方面的知識

沒有人做記號筆記

筆記作得最多的章節是語言學理論的那幾章(理所當然,這是本語言學的書)

借助洪蘭女士專業知識的翻譯應該是在最後的10/11章的部份 (也許是洪女士先翻譯了書,出版社再出版)

值得閱讀,卻沒有什麼人筆記

+++

借公共圖書館的書看的樂趣之一是閱讀
那些別人覺得有趣或是重要的地方而劃線記號的字詞或是句子或是段落

(雖然說在不屬於自己的書上塗寫是不太道德的事)

有些人劃線的地方我也想劃;

有些人劃線的地方我會覺得沒必要(換個說法:不是(我的)重點);

有些人的線我會想幫他/它加長;

有些人會改錯字;

公共圖書館的書裡的塗寫
有些人也許因為覺得不是自己的書所以很大方的使用;

有各種顏色
有各種劃線(一條線/兩條線/波浪線/電話線)

諸如此類像這樣的小樂趣

+++

我也會做記號

我會折書頁覺得這樣比較不傷大雅

下一個覺得不妥的人只要把書頁摺平就好了(我是這麼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