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機車路上的人生百態生羅萬象

+++

許久沒寫我的路人觀察日記
每天都有些許小美好小有趣在路上發生
今天整理一下
感謝你們為我的生活帶來許多驚喜
雖然不認識你們

+++

1。載著音響聽音樂的少年 :

有位騎彎把自行車的少年
在他的後車座綁了一組大音響
從我面前快速騎走
殘留的樂音(還有音質)
像台客車呼嘯過時車上喇叭音響飄出來的舞曲的那種
音響可能比自行車貴
(音響雖重可是音樂更重要!所以他不掛耳機?!)

2。髮夾掉的美莓 :

人行道上
有個爸媽牽著走的可愛的美莓
走著走著
她頭髮上的蝴蝶髮夾輕輕地滑落就掉了
只有在遠處看他們的我知道
他們一家三口一直往前走去
(雖然我看到但我沒辦法跟他們說)


3。假裝腳踏車是摩托車的歐吉桑 :

某個停紅燈的路口
一台停我前面的普通腳踏車的歐吉桑
跟著他前面一台摩托車引擎(噗!噗!噗!噗!噗!這樣)的節奏
晃動全身包括震動他的腳踏車
綠燈時
就恢復成正常的腳踏車騎走了
(即使是腳踏車等紅燈也是很無聊的
或是歐吉桑他還需要更多運動)

4。下班的郵差1 :

經過郵局看到下班回家的郵差先生
騎的是哈雷
(這也是為什麼這位先生想當郵差吧)

5。下班的郵差2 :

經過我家附近不知名的便利商店
看到一位郵差先生
把綠色公務車停在門口
他人在商店外面的娃娃機吊娃娃
(他應該下班了吧)

6。好奇的小帥哥 :

也是在某個停紅燈的路口
某個給阿公載下課的小帥哥
站在他阿公摩托車的前座
因為他的睫毛很長
我就偷偷看他
被他發現後換他一直看我
紅燈很長
他一直看直到綠燈

沒想到過了兩三條大馬路後
又在某個紅燈路口看到小帥哥和他阿公
我特別騎到阿公摩托車前
從我的後照鏡看小帥哥
他一直東張西望
可惜直到這次綠燈他才發現我
(再見小帥哥)

7。春風少年公車司機先生

某天等公車等了很久
不過後來上車後
司機先生是位刺蝟頭噴香水戴飛行員墨鏡的春風少年兄
想想等公車的事就算了
下車時看了名牌
春風少年司機先生名字叫竹根
(希望下次還會搭到你的公車)

8。路邊的野花

走在路上
看到一個小美莓摘了一朵彎彎的花給她爸爸說
你看,我的花昏倒了

+++

昨天
在國美館看到一位阿嬤
(坐遊覽車到處去的阿嬤)
她身上穿的衣服我也有一件(!)

莫約半年前在書店裡
也看到別人身上穿著一件我也有的衣服(!)
看別人如何搭配同一件衣服很有趣(我們有某種相似卻又不同)

不過這次是阿嬤(!!)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一直都在的三美神

+++

許多年前大學畢業的時候
系上助教把過期的法文雜誌分送給同學
當時我拿了一本Madame Figaro還有一本ELLE
一直到現在都還放在家裡

(同一本雜誌一直翻不會膩嗎)
雖然是同一本(時尚)雜誌
不同時間點翻都有不同(視覺)感受
所以雖然過期很久還是一直留著

偶爾也都會拿出來翻翻

不久前又翻閱了ELLE
翻著翻著
翻到了一頁廣告

以前是 (噢! 香水) 然後就翻下一頁

這次(是三美神 != The three graces ! = Les trois grâces!)
我看懂了!!

心情有點激動
然後就發現了以前翻的時候從來沒有注意到的線索
在內頁的角落發現小小的字 David Hamilton


通常時尚雜誌的廣告頁是不會特別註名攝影師的
(而且他拍三美神)所以我想一定是名家的作品
結果一看維基的作家作品列表
就看到1972 La Danse!
才想到!
去年曾經跟兩人出品訂過這本攝影集!
(不過想也知道是絕版,不過那麼多本裡我就挑這本!)
心情又更激動了一點

根據維基百科英國出身的攝影師在巴黎發展曾在ELLE做平面設計
(所以我才會看到他的作品)

+++

當下在腦中搜尋圖像
第一個想到的是拉斐爾的作品(The three graces)

約1504-1505


Castitas貞潔 Pulchritudo美 Amor 愛

不過這個廣告的靈感(或是說訴求)應該是波提切利的春 (Spring)
也許這是一瓶春天氣息(花香)的香水


約1477-1478


Mercure 三美神 維納斯 春= 花神 微風


為此
我複習了希臘羅馬神話
發現以前還寫過參考書重點整理般的筆記 :

三處女神/三美姿女神/三復仇女神/三命運女神
。。。。。。。。。。。。。。。。。。。。
都不一樣喔 (哈)

三美姿神:Aglaia 光輝(Splendor/Splendeur)  / Euphrosyne歡樂 (Mirth/Allégresse)  / Thalie 歡宴(Good Cheer/Abondance)
她們不以分開的個體出現...,象徵優雅和美麗。...她們使人生開出花朵。(希臘羅馬神話/赫米爾敦/宋碧雲譯)


+++

延伸閱讀 :

1.Charites
(藝術作品中的三美神整理, 放置在Siena 大教堂Piccolomini 圖書館裡的一尊羅馬仿古希臘的三美神雕像, 影響了後世許多的創作.  )

2.Prototype des Trois grâces : Catalogue des moulages du Louvre
(羅浮宮收藏的古希臘浮雕的複製模型,耶穌誕生前兩世紀,樹脂)

參考資料 :
1.Raphael : Larousse encyclopédie

2. Botticelli : Larousse encyclopédie

3.Mythology by Edith Hamilton 1942 希臘羅馬神話故事/愛笛絲。赫米爾敦著/宋碧雲翻譯/志文出版新潮文庫(台北)/2000新版四刷

+++

箱底的賞心悅目

Francis Jourdain© Francis Jourdain

Francis Jourdain  二十世紀初期的傢俱/瓷器/室內設計師, 後半生從事政治活動, 父親是建築師, 建築方面現代運動的先驅(Art Nouveau > Art Deco).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松香與吉普賽女郎

+++

我家有三棵杉樹
在我家已經很久了
不過因為疏於照顧有兩棵已枯黃
澆樹的水都滲不下去
我家弟弟折下其中比較黃的一棵的枯枝
說連心都乾了應該是死了
不過我還是繼續幫樹澆水

昨天
整理我家弟弟折下的枯枝
啪!啪!啪!折斷的同時
!
啊!!
傳來陣陣的松香!!!
非常香

對我來說
是小小的美妙和大大的驚喜但
如果不是樹枯枝折
也不會聞到樹香
而心中有種淡淡的惆悵。

+++

最近在看一部韓劇
主角是豪門不快樂媳婦
故事是她打離婚官司自我獨立的路上
和年輕時的樂團夥伴現在是歐巴桑的朋友
完成夢想站上舞台的故事

我喜歡看和音樂有關的戲劇

女主角離婚不要贍養費
昨天劇情演到離婚的丈夫約女主角在咖啡店
私下要給她錢
背景音樂是Winterplay的吉普賽女郎
唱的是女主角的劇中心聲
她要自由不要錢
她要自己
像個吉普賽女郎一樣
(女主角劇中的樣子也確實像gypsy girl, 可能是因為這一兩年流行民族風)


是部勵志的戲所以會繼續看下去

我對韓國影視娛樂不熟
不清楚連續劇的音樂
頂多會覺得好聽這樣而已
這是我第一次認出我知道的音樂
而且覺得用得用心
(原本就喜歡這首歌, 認出這首歌更開心)

Winterplay是個女主唱的韓籍爵士團
團員多在美國受音樂教育和洗禮
先在日本受到矚目發片
走國際獨立發行的那種路線

+++

韓劇從2005年後有越來越好看
令人詬病的生病/兄妹相戀這種劇情
漸漸好轉到比較社會現實一點了
雖然還是要談戀愛
(不然沒有收視率)
不過主角們的職業也越來越有其事
所以就會越來越好看了

雖然還是婆媽了點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 [繪本花園--台灣兒童圖畫書百人插畫展]
策展人: 李公元

+++

台灣兒童圖畫書大世紀



















李公元/蔡孟嫻/陳玉金:整理
鄭明進/林文賢/林武憲:審定


1953
台灣省教育廳編審委員會發行《鳥的生活》(呂基正圖)。



1956
童年書店發行《童年故事畫集》四冊:《赤血丹心》,《虞舜的故事》,《媽咪的樂園》,《牛郎織女》。



1957
寶島出版社發行「小學生國語課外讀物」,低年級讀物有《天要塌下來了》(潘瀛峰圖),《舅舅照相》(林顯模圖),《烏龜跟猴子分數》(王鍊登圖),《小老鼠兒》(王鍊登圖)等。



1965
省教育廳「中華兒童叢書」開始出版,首冊為「我要大公雞」(趙國宗圖)。



1966
《小學生畫刊》開始以「圖畫故事書專輯」方式出版。



1968
王子出版社《十兄弟》(鄭明進圖)出版。



1970
省教育廳「中華兒童叢書」《太平年》(曾謀賢圖),《顛倒歌》(廖未林圖)出版。



1973
省教育廳「中華幼兒叢書」計有《哪裡來》,《小紅鞋》等11冊出版。



1974
「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第一屆圖畫故事手獎,劉宗銘《妹妹在哪裡》,黃錦堂《奇奇貓》。



1975
將軍出版社《小紙船看海》,《小動物兒歌集》(鄭明進圖)出版。



1976
國語日報出版《金魚一號,金於二號》,《白狗白,黑貓黑》(陳雄圖)出版。



1978
信誼基金會第一本圖畫書《媽媽》(趙國宗圖)出版。
[我家有!]


1981
《大家來唱ㄅㄆㄇ》(董大山圖)獲第七屆國家文藝獎。



1984
鄭明進《小動物兒歌集》中的「螢火蟲」等三件插畫於日本展出。



1985
皇冠出版社出版兒童彩虹叢書《女兒泉》,《水筆仔》由洪義男繪圖。
 [我家有洪義男畫的西遊記!]

1986
理科出版社開始出版「創作兒童圖畫書」系列第一輯10冊。



1987
農委會,國語日報出版「自然生態保育叢書」圖畫書15冊。



1988
1信誼「幼兒文學獎」第一屆首獎《起床了,皇帝!》(李漢文圖)。
    [我讀過!]

2「中華兒童文學獎」第一屆美術類得主何雲姿。


3親親文化公司出版「親親幼兒畫書」系列共12冊。



1989
1徐素霞《水牛與稻草人》入選1989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台灣第一人。

2遠流出版社出版「繪本台灣民間故事」,「繪本台灣風土民俗」各12冊。


1990
光復書局出版「光復幼兒圖畫書」四大系列共40冊。
[我家有光復書局的科學圖鑑!]

1991
1王家珠《懶人變猴子》獲亞洲插畫雙年展首獎。


2陳志賢《長不大的小樟樹》入選1991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3農委會《田園之香》系列圖畫書開始出版。


遠流出版社《繪本童話中國》系列開始出版,首冊為王家珠《七兄弟》。
    [我家有!]


劉宗慧《老鼠娶新娘》獲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國際插畫首獎。
    [我家有!]


6王家珠《七兄弟》,段勻之《小桃子》入選1992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1993
1「陳國政兒童文學新人獎」第一屆圖畫書故事類首獎《彩虹山》(黃永宏圖)。


2王家珠《巨人和春天》入選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國際插畫展,布迪拉斯國際插畫雙年展,巴塞隆納插畫家大獎。



1994
1省教育廳[中華幼兒圖畫書]開始出版。

2王家珠《新天堂樂園》入選1994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3劉宗慧《元元的發財夢》入選義大利波Sarmed國際插畫巡迴展

4信誼基金會開始出版「信誼圖畫書創作系列」。

5光復書局出版「光復幼兒成長圖畫書」系列共40冊。



1995
1「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圖畫故事組首屆優等《鐵馬》(張哲銘圖),《我變成一隻噴火龍》(賴馬)。


2劉宗慧《元元的發財夢》入選1995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3劉伯樂《黑白村莊》入選歐洲插畫展。


4佛光出版社出版「百喻經」系列圖畫書共20冊。



1996
1「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圖畫故事組第二屆首獎《椅子樹》(梁淑玲圖)。


2「陳璐茜繪本教室」學生成立「圖畫書俱樂部」,舉辦首次聯展。


楊翠玉《兒子的大玩偶》入選1996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國際插畫展。
[我讀過!]


天衛出版社「小魯成長圖畫書」共10冊。
   [我家有小魯少年小說!]


5新學友出版「彩虹學習圖畫書」系列共35冊。



1997
1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國內第一所兒童文學研究所。


2三民書局出版「兒童文學叢書小詩人」系列圖畫書共20冊。



1998
1「1998福爾摩沙童書原畫展」於台北中正藝廊展出。


2鄭明進《圖畫書的美妙世界》由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出版。


3台灣英文雜誌《精湛兒童之友》開始出版。
    [我有買!]

4文建會與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兒童文化資產叢書》,出版《瑄瑄學考古》等12冊。
   [我讀過!]


1999
1台南縣文化局《南瀛之美》圖畫書開始出版。


2國語日報出版「中國民俗節日故事」系列圖畫書共25冊。



2000
1邱承宗《蝴蝶》入選2000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台灣首度入選「非文學類」畫
家。


2陳志賢《嶄新的一天》參加波隆納千禧四頁圖畫故事書特展。


3鄭明進二十本圖畫書在義大利波隆納國際兒童書展台灣主題館展出。



2001
1文建會,青林出版社出版「台灣兒童圖畫書」系列共10冊。


2台灣六人入選2001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為王家珠《星星王子》,張又然《春神跳舞的森林》,龐雅文《小狗阿疤想變羊》,閔玉貞《青春泉》,吳月娥,王美玲《大比爾和小比利》。


3李瑾倫《一位溫柔善良有錢的太太和她的一百隻狗》由英國沃克出版社(Walker Books)英文版《The Very Kind Rich Lady and Her One Hundred Dogs》。中文版為和英出版社「萬物有情系列」。


台中「小大繪本館」成立。
    [在園道!]


5「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SCBWI)台灣分會」成立。



2002
1崔永嬿《小罐頭》入選2002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2台東兒文所碩士論文《台灣兒童圖畫書發展研究(1945~2001)》(賴素秋)完成。


3鄭明進誠品書店辦「我和我站立的村子-鄭明進70圖畫文件展」。


4徐素霞《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出版。



2003
1張哲銘《小路》,陳致元《小魚散步》,張上祐《發現》入選2003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2台東師院兒文所主辦「台灣兒童圖畫書學術研討會」。


3遠流「台灣真少年」系列圖畫書出版共6冊。


陳致元《小魚散步》或美國圖書界權威《出版人週刊》評選為2003最佳童書獎。
    [我讀過!]

5和英出版社開始出版「我們的故事」圖畫書系列。


6宜蘭縣文化局,財團法人蘭陽文教基金會出版《宜蘭下雨了》圖畫書。



2004
1官孟玄《關於這個男人》,蔡期典《元宵》,陳志賢《腳踏車輪子》入選2004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2洪文瓊著作《台灣圖畫書手冊》《台灣圖畫書發展史~出版觀點的解析》出版。


陳致元《Guju Guji》榮登美國圖畫書暢銷排行榜前十名。
   [我讀過!]


2005
1潘昀珈《拇指姑娘》入選2005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2台灣第一本討論圖畫書專業雜誌《繪本棒棒糖》創刊。


3遠流出版「福爾摩沙自然繪本」系列共5冊。


4金門縣文化局,聯經出版社開始出版金門兒童繪本,首批作品有《阿金的菜刀》共5冊。


5文化總會,藝術家出版社出版「台灣藝術經典大系」插畫家藝術卷1《台灣插畫圖像美學》(陳永賢著),插畫家藝術卷2《探索圖畫書彩色森林》(曹俊彥,曹泰容著),插畫家藝術卷3《寫實的風華》(翁清賢,劉敏敏著)。



2006
1周瑞萍《去誰家買空氣》,施宜新《四個願望》,王家珠《虎姑婆》,王書曼《回到那個地方》,邱承宗《昆蟲新世界~台灣保育類昆蟲》,蘇子云《台灣火車的故事》等六人,入選2006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2台北市圖總館舉辦「十年。印象。繪本~圖畫書俱樂部十年紀念聯展」。


3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調查研究專案《台灣兒童文學插畫家100》第一輯完成,由李公元,蔡孟嫻,郭婉伶整理研究,第二輯於2008年9月完成。


4國立台灣美術館,東華書局出版「文化台灣繪本系列」圖畫書共10本。


5連江縣政府,聯經出版社出版第一本馬祖繪本《馬祖卡蹓卡蹓》。


陳致元《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獲2006日本圖書館協會年度最佳童書獎。
   [我讀過!]

7屏東縣政府出版《阿沖,星星,鮪小寶》圖畫書(陳維霖圖)。



2007
1蔡達源《廖添丁》入選2007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2中華民國兒童文學會於台北市立圖書館舉辦「鄭明進先生作品研討會」。


3台東縣政府文化局開始出版「雅美(達悟)族語系列繪本」,首冊為《小孩與螃蟹》(曹俊彥圖)。陸續出版有《希.瑪德嫩》,《嘎格令》。



2008
1蔡達源《A Love Story in the Time》,謝佳晏《Where are you,Denny?》鄒俊昇《Chip&Fishs》入選2008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2「信誼幼兒文學獎」進入第二十屆,廖建宏《癩蛤蟆與變色龍》獲首獎。


3誠品書店信義兒童館舉辦「台灣本土插畫家黃崑謀紀念原畫展」。
   

4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主辦「圖文並茂:二00八繪本創作研討會」。


5陳麗雅《曾文溪的故事》獲第一屆韓國「CJ圖畫書特展」100件入選作品。


6台北縣政府教育局開始出版 「多元文畫繪本」系列圖畫書,第一輯「東南亞篇」共10冊。2009出版第二輯共10冊,兩輯圖畫書會者皆為賴馬與楊麗玲。


7高雄市文化局,青林出版社出版「美麗的紅毛港」圖畫書。


8台中市文化局,青林出版社出版「大墩圖畫書系列」第一套書共4冊,分別為《藏在土裡的故事》,《貪睡的穿山甲》,《阿志的餅》,《小玲的台中歲時記》。



2009
1高雄舉辦「愛不『紙』息」──大個兒李漢文紀念紙雕展。


2吳欣憓《熊貓躲在哪裡?》入選2009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3賴馬《現在,你知道我是誰了嗎?》,《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安石榴《星期三下午,捉.蝌.蚪》,童嘉《想要不一樣》,葉安德《我和我的腳踏車》,邱承宗《池上池下》獲香港「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


4陳致元《阿迪和朱莉》獲得2009美國國家教師會年度最佳童書獎。


5台南縣政府文化處舉辦「2009『南瀛之美』圖畫書學術研討會」。


6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出版《彩虹紋面》原住民故事圖畫書。



2010
1「重尋赤心圖-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巡迴展」台灣誠品信義店展出。


2積木出版社出版「鄭明進與二十個插畫家的祕密通訊」(2010‧01‧28)


3台灣旅居倫敦插畫家鄒駿昇《The Gifr that Keeps on Giving》入選2010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4廖建宏《小丑,兔子,魔術師》(信誼)新再版附家動畫DVD,台灣首本附有動畫之圖畫書。


5毛毛蟲基金會舉版「圖,話,作家國內研討會」。


6張振松《田都元帥》由遠流出版,為國內首次結合動畫,數位多媒體教材的繪本。



2011
1陳盈帆《如果我有寵物》,張哲銘《浯島四月迎城隍》,鄒駿昇《Dancing Feathers》等三人,入選2011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


2國立台灣美術館辦「繪本花園-台灣兒童圖畫書百人插畫展」。


+++

策展人李公元先生是台北市平等國小老師
(網路資料)


波隆納參展紀錄入選最多次為王家珠

表中名字出現次數為
鄭明進/王家珠(8)
陳致元(5)
劉宗慧/鄒駿昇(3)
賴馬/李漢文/陳志賢/徐素霞/廖建宏(2)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哪些)留/(哪些)丟
保留/失去
選擇

+++

我家弟弟把歐洲旅行(和我一起)帶回家的紀念品都丟掉了
因為家裡空間不夠
但很弔詭的其實空間坪數還滿大

丟掉的有王老吉涼茶的鋁罐
有荷蘭比利時的啤酒罐
還有他朋友在海外工作時送我弟的土產吃剩下後留起來的盒子
等等等。。。
最後撿回來紙箱王的紙盒
還有一個貝殼燈
那是他當老師的時候學生家長教他做的

我:這些丟掉了以後你會忘記有過這些東西

弟:這些東西一定都還買得到
        只有燈買不到
        妳說是不是

我 :是,那你至少先拍個照吧

弟:我很忙還要繼續整理
  沒有那個時間

東西就消失了

+++


有一個紀錄片是建築師身分的藝術家拍攝台北以資源回收生活的人
以跟拍的方式
紀錄他們去哪的一天

片頭開始是一個回收人
騎著拖著龐大數量回收物的腳踏車
穿梭在台北繁忙的街頭
他騎得緩慢因為回收很重
相比
一輛接一輛的公車很快從他身邊開過

我沒有看完
不過我猜想
回收人要騎去別的地方繼續回收
或是給中盤(卸貨)之後再空車出車回收
或是騎回家堆積

+++

也許
藝術家覺得對資源回收有趣所以去關注他們
也許
是因為資源回收不被社會大部分人關注所以藝術家去關注他們

可是我生活周遭
有各式各樣資源回收的人

建築師劉國滄的創作是呈現
每個丟棄物都曾有一段生命/回憶
(e.g. 藍晒圖)
我可以理解這種美感
(啊!那個地方原本有什麼而現在沒有了或是現在變成怎樣之類的感嘆)
他們關注的是空間的生命史城市的生命史這種東西

我家弟弟把紀念品都丟掉是因為東西沒地方放
東西後來被裝在一個原本被丟棄卻又被撿回來的
裝貓沙的籃子
(幼稚園裝玩具的那種長方形塑膠有洞洞的籃子)
我家弟弟不喜歡動物更不喜歡動物的排泄物
因而討厭丟掉後又被撿回來這件物/事
還連累紀念品


會在意原有體使用的那段故事的
是使用的人
比較傾向實用主義和文學理論

+++

大學時有學過博物館學
研究(收/藏)動作的學問
收藏=(回憶/價值)保留
誰收的
為什麼他(可以)收
收什麼
收在哪裡
等等之類的學問

我自己也收
也不太丟
因為會收就表示東西對自己有意義
結果就衍生出空間不夠用的普遍家庭問題

不能怪空間的錯
我想也不能怪設計空間使用者的錯
因為人長大是無法預測的

該解決的問題是丟
丟什麼
為什麼丟
如何丟
丟了會如何

+++

我家弟弟丟掉的東西當中也有我的
我做的勞作
他一個一個問我要不要丟
結果我一個一個回答說都留下來好了
被他笑
後來留下米奇和米妮丟了聖誕樹
還有留下了一隻有二十年歷史的像兔子的狗布偶
巧連智送的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多年來發露的網站大發表
按照英文字母順序

+++

1。Akiko et Pierre

http://news.minimiam.com/
迷你食物創意攝影:
一對法日異國婚姻夫婦的作品
夫妻倆是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校(ENSAD=l'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 )的同學
ENSAD是很好的學校
因為是公(國)立在巴黎的設計學校
第一年入學學生只收25歲以下很難考
夫妻的作品充分融合
法骨(食物/文化=育樂之類的)日皮(精致/完美)的精神
呈現一種面對生活的幽默詼諧
也許就像他們的婚姻一樣吧

2。dacafe日記

http://dacafe.petit.cc/banana/
一個設計人的家庭攝影日記:
在誠品書店看到森先生的家庭日記出版成書
太太名字叫夢
女兒名字叫海
兒子名字叫空
很有趣的一家人

3。France musique

http://sites.radiofrance.fr/francemusique/accueil/
法國國家音樂電台
國外讀書的時候都聽這個
而開始知道有當代音樂
以前念過模糊的音樂史也才開始變立體
這裡可以聽到台灣少聽到但很好聽的古典音樂
法國真的是創造文化歷史的巨人
國家電台的資源豐富
可以聽到歌劇院現場直播的這種豪華節目

有興趣聽節目:
可以點選左邊的reecouter重聽
比如說
第一個節目42e rue四十二街就是介紹美國百老匯音樂
再繼續點右邊的reecouter重聽就以聽到節目
節目網頁往下拉點programme musicale音樂節目
就是當天節目播放的曲名演出版本等等

有興趣的就用手指點點開始玩吧

4。migratoryman

http://www.wretch.cc/blog/migratoryman/21104523
鳥類攝影我的新領域:
在很久以前可能有十年前了
我家爸爸會鼓勵我家小孩賞鳥
國外回來後我開始真正留意身邊的生物
我在找鳥類圖畫家叫富士山鷹茄子的網路資料時
發現了候鳥人先生的網站
富士山鷹茄子是筆名
是日本人的吉夢
除夕夢到這三種東西很吉利

題外話的鳥與我:

前幾天的小旅行
在台北街頭看到一隻(我)不常見的鮮艷美麗靈巧的鳥
幾天後意外在家裡一本過期的記事本中發現我看到的鳥的名字
那本記事本是台北縣政府和白鷺鷥基金會發行
是我家爸爸的
他沒拿來寫我就收起來


我看到那隻鳥叫太平洋燕



5。動畫筆記本

http://www.animnotes.co.cc/
有來自全世界動畫的業餘分享專業專業情報誌
是發露最久的網站
明先生讀畢業的CalARTS(Car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是加州也是世界知名的動畫學校
早期是迪士尼動畫公司建教合作的學校
後來獨立出來
也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創作者
提姆波頓Tim Burton是優秀校友

明先生寫的觀念分享下有一篇
逐格造夢台灣動畫史
感謝許多人熱血的不藏私的分享

+++

四月一號不是法國的復活節
復活節是五月前倒數第一個週末
學校會放假商店會關門
有很多巧克力兔子
沒有蛋

+++

延伸閱讀 :
非實用野鳥圖鑑/遠流
富士鷹茄子著/張東君譯/丁宗蘇審定
是一本KUSO鳥類外貌長相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