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ri, Stephen Frears 2009
+++
大二的時候念過 Colette 的散文
念了什麼內容如今已全然忘記
只記得Colette (1873-1954)是個女作家
印象Colette是個當名字也可以的一個(很女性化的)姓
當時找過Colette作品的中文翻譯本來讀
卻沒什麼印象
終於,Chéri拍成了電影
讓我有機會回頭再去看作品本身
Chéri 中文本由戴望舒(1905-1950)翻譯作紫戀
(紫戀可能於1935年完成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戴望舒1932-36留學法國)
洪範版本的封面還有淡化了字樣的親愛的寶寶
Chéri 是親愛的或是寶貝
(女生的話字尾加個e)
可以對孩子說也可以對情人說
在故事裡女主角暮年交際花叫年輕男主角Chéri
男主角叫女主角Nounoune
在紫戀裡Chéri翻成寶寶
在電影裡Chéri翻成少爺
故事裡的少爺對女主角來說既像個兒子又是個情人
是個很貼切的Chéri
帶著電影給我的印象閱讀紫戀
發現翻譯造成閱讀上的困難
比如說
mil neuf cent six 翻譯成一千零六年
(雖然翻譯沒錯也很忠實,但其實只要1906年就可以了)
比如說
Catherine de Medici 翻譯成梅提西太后(總讓我想到慈禧)
諾曼第翻譯成腦爾芒地之類譯名
雖然說這個問題點不是翻譯者的錯
除此之外,小說結局和電影不一樣
電影交代了Chéri的結果,其實是Colette寫的續集故事La fin de Chéri
導演有認真閱讀作品
導演讓電影的Chéri更完整
不知道為什麼imdb上的分數這麼低
如同該網站其中一篇評論所問的
為什麼分數這麼低?
導演的前作危險關係有很好的評價
Chéri有相似的製作班底
兩者都是改編法文小說
自然會有所比較
但是原作小說本身的差異
讓我覺得兩部片的評價不能一併而論
危險關係簡單的說是個男女互相算計勾引的敗德故事
Chéri簡單的說是個女大男小的愛情故事
前者所能引起的討論原本就比後者多
且戲劇張力強
Chéri是個簡單的故事
電影值得看的
是沉默的新藝術和美好年代
在台灣
新藝術可能就只是慕夏
但美好年代除了新藝術
還有繪畫文學還有家具建築還有異國風情的服裝時尚和音樂和蒙馬特和蒙馬特山下的地鐵
只是各自有各自的名稱
現實主義
印象派
新藝術
國民樂派
等等等
這些在電影Chéri都看得到
導演讓那個時代活起來
讓我很驚豔
(我想導演自己也很喜歡那個年代)
而且
電影一看就知道珍珠項鍊是小說裡重要的部分
導演用電影語言傳達出訊息
而讓我想去閱讀原著
不管其他人覺得好不好評價是不是很低
這是部好看的電影
倒是當年讀不下的翻譯
我藉著電影讀完了
當然也稍微讀了原著
而發現,電影和小說還是不同的
電影裡的說書人有點戲謔的語氣並沒有出現在小說裡
+++
延伸閱讀:
1. 原著小說,一百多頁左右,有線上小說,適合語言學習者閱讀
2. Karl Largerfeld's Léa for Chanel 2009 Spring Summer
3. Colette Paris
4. 電影金粉世家GiGi,Chéri電影之前Colette小說改編的電影
5. Chéri by Berry
6. Stephen Frears et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我是最近才看這本小說呢!
回覆刪除可能是新譯本,就直接翻「謝利」...
電影居然是蜜雪兒菲佛演!?
看看圖書館有沒館藏可以預約~~
看到書末,我很能體會女主角的心情啊~
但也很理解謝利想落跑的心情~XD
有時就是曖昧與夢醒了,眼睛就會恢復正常了... ;(
佳慧
不過我好奇男主角的最後是怎樣呢~XD
回覆刪除ps. 看圖書館沒有DVD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