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觀眾覺得看到電影,那是他們的想像。(我真的覺得像在看電影!)
~ 表演藝術 Performing Art Review 240 p-68 專訪莫虛金 ~
+++
Q:巡迴演出對您和劇團的意義是什麼?
A:巡迴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個禮物,具有神話學般的意義。在歐洲傳統裡,劇團就是要有馬車、到處流浪、在市集的露天舞台演出。這也是我們當初做劇場的想法,和同伴一起旅行。當然有駐點也很重要,一切就像命運,時候到了,我們就找到劇團的基地。所以劇團要同時有一棟房子和一輛車!再說,劇團本身就是旅行,觀眾即使坐著不動,仍然和我們到了別的時空。
+++
Q:您如何將電影畫面發展成未竟之業的劇場片段?
A:事實上,裡面並未出現任何電影影像,說到底,它還是劇場。如果觀眾覺得看到電影,那是他們的想像。這就是劇場應當做的。讓觀眾想像舞台上所沒有的。如果舞台上要有森林,就絕對不能把真的森林搬上台。相反地,演員必須透過他手上的小攝影機,真的看到一部他在拍攝的電影,這非常重要,唯有如此才能讓舞台上的一切具體呈現。有趣的是,我們從默片裡尋找電影的模式,卻找回了那時代的劇場特色。
+++
Q:為何您選擇那樣的時代背景?想要呼應今日什麼樣的現況?
A:那不只是默片時代,同樣也是小說時代,......最近有人跟我說,法國歷史的史詩在1914年時就被切斷。我覺得挺有道理。而這齣劇是再賦予它史詩涵意的機會。因為集體的冒險就是史詩。法國人曾經為了理想發起抵抗運動,但很短暫。也許為了要讓這一切再出現,我們需要很多藝術家。一位重要的抵抗運動者曾說:抵抗是樂觀主義。創作也是如此。
+++
Q:您對劇場的教育功能有何看法?
A:我認為劇場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教育。有劇場以來就是如此,像希臘劇場、莎士比亞時代的劇場。現在劇場再也不是這種百科全書式的教育功能。是另一個更加重要、嚴肅,也就是對人性、靈魂與精神的教育功能。我認為,劇場應該激起觀眾的意識,讓人感到行動的想望。劇場這個場所就具有史詩意義,在那裏,我們能集體行動、述說故事,特別是述說勝利,講述不為人知的勝利是很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