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沒有電腦沒有鍵盤
所以在紙飛機還有機器人旁邊寫下藝術的慰藉

+++

雖然來看我文章的連結都來自奇奇怪怪的地方
應該是連看都看不懂
也曾懷疑是否該停止再貼文
但寫文章除了日記
都會想讓自己以外的人看

+++

關於村上春樹
好像那個年代的某種指標
有人說小確幸是來自於村上
就像最美的風景來自韓寒
但文青字眼氾濫後
村上好像不再是一定要的指標
(可能因為寫太多了吧?)

IQ84開始
就沒再看村上了
關於他跑步一直都知道
中間也曾發生過波士頓馬拉松炸彈事件
這幾年來戶外運動變成時尚(我純粹覺得是商業炒作)
慢跑和馬拉松變成主流(why?)
這之前是小折
UBIKE的方便取代了小折
馬拉松卻越來越盛行
我對跑步沒興趣
即使看過這本寫跑步的散文集也沒什麼印象了
也沒有因為跑步盛行再拿起來重讀
直到最近偶然讀到身為小說家的片斷
才知道原來村上年輕的時候也是苦過來的
又想起了村上還有以前讀過的書

曾跟朋友聊到穿著Prada的惡魔的作者
辭掉工作專心寫書後的書就沒什麼人知道了
雖然說有出版
但非常大的可能是因為不有趣也就是說沒有創新才沒有再度引起討論
因為沒有再繼續工作了所以寫不出好作品(?)

如果要寫現實的題材
光靠想像寫不出好的作品
討厭的工作還有血淋淋的現實本身就是最棒的(?)

村上之所以能寫
也是因為曾經大量累積了什麼吧
在泡沫經濟之前和之後的年代
不想當上班族
自己開店聽起來好棒
現實生活如他所寫
每天被貸款還有錢追著跑
非常非常的現實
但因為做的事是自己喜歡的
所以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開店的虧損要一直兼職才夠補貼
因此在奇奇怪怪的地方看過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人
他說他的二十代都在辛苦的勞動
也難怪早期的作品很吸引人

猛然想起的村上春樹
一直在想除了聽風的歌的系列之外的書
以前很想有一天去希臘的時候看村上的希臘散文
結果好像是在義大利讀寫土耳其的遠方的鼓聲
印象中很好笑
還有發現自己以前寫的電影文裡
挪威的森林電影版找賴明珠翻譯
不管對譯者本人來說(?)還是讀者都是個驚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